追溯源头,约公元前8000年,全球多地先民不约而同捏制出原始陶器,中国裴李岗文化的红陶、西亚两河流域的耶莫陶器,用简单造型解决了储物、炊煮的生存需求,开启了人类与黏土对话的历史。
步入古代文明,陶艺逐渐绽放异彩。古埃及的黑顶陶器,以红土为胎、黑釉作顶,兼具实用与古朴美感;中国仰韶文化的彩陶,用矿物颜料绘出几何与动物纹样,成为史前艺术的瑰宝;古希腊的红绘陶、黑绘陶,将神话与生活场景刻于陶面,让陶器成为文明传播的载体。而东汉时期,中国突破1200℃高温,烧制出成熟青瓷,实现从“陶”到“瓷”的跨越,奠定了陶瓷大国的地位。
做好文化传承,任重道远。如何守住初心、顺应时代、敢于创新,让手工技艺传承下去并绽放光彩,值得思考和探索。为此,新华书店安排专人学习陶艺手工,组织活动,为陶艺传承尽自己的力量。
活动当天,从零基础的“陶艺小白”到跃跃欲试的活跃达人,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,认真听老师讲解揉泥、拉坯的技巧。看着原本平平无奇的陶土,在手中从松散的块状,慢慢被捏出熟悉的线条,偶尔遇到“歪掉的坯体”,也会在笑声中互相帮忙调整。
在讨论过后,大家决定制作“小拖鞋”,小朋友们你扶着坯体,我修着细节,把欢笑藏进了陶土里。
待所有作品完成,大家围着自己的“半成品”拍照,眼神里满是期待,后续我们将作品统一晾干,并提醒大家记得来领取这份“时光手作”。
小朋友们看着满桌形态各异的作品,欢笑着拍手鼓掌,看着他们的笑脸,大家突然明白,陶艺的快乐,从不是追求“完美”,而是享受“亲手创造”的过程,每一道指纹、每一次调整,都是独属于自己的印记。
在传承传统手工之中,大家亲手赋予陶土灵魂,将小小的泥塑变成赠与自己的礼物。